夏建三律师夏建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商法博士
电话:
13911859107传真:
4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五)》(以下简称《规定(五)》),就股东权益保护等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作出规定。
原有法律规定
《公司法》第二十一条对于公司关联交易进行了原则性规定,明确关联方利用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应当承担损失赔偿责任;《民法总则》第八十四条在此基础上,将适用范围扩展到全部营利法人。
一是规定了关联交易的内部赔偿责任。尽管交易已经履行了法定程序,但如果结果上存在不公平、损害公司利益的情形,公司依然可以主张控股股东等关联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二是否认关联交易相关合同的效力。将股东代表诉讼的适用范围扩大到关联交易合同行为中,在关联交易合同存在无效或者可撤销情形而公司不起诉的情况下,符合条件的股东可以依法请求确认关联交易合同无效或者撤销该合同。
原有法律规定
《公司法》第四十五条仅对董事任期进行及连任进行了规定,未对董事与公司的关系进行规定。
一是廓清董事与公司的关系,强调董事职务解除的随时性与无因性。《规定》明确了董事任期未届满,股东会或股东大会也可决议解除其职务。
二是规范了法院审理董事因职务解除与公司就补偿问题发生的纠纷时,应依据法律、法规、公司章程的规定及合同的约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确定是否补偿以及补偿的合理数额,对法院审理此类案件时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进行了指引。需要注意的是,职工董事不由股东决议任免,因此不存在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解除其职务的情形。
原有法律规定
《公司法司法解释四》中规定了股东以诉讼形式强制公司分配利润的条件。
一是具体规定了公司完成利润分配的时限要求,明确公司至迟应当自作出分配决议之日起一年内完成利润分配。
二是如果具体分配方案中载明的分配时间超过了章程的规定,股东有权依法起诉撤销该决议中关于分配时间的部分。分配时间被撤销后,则应当依照章程的规定进行分配。
原有法律规定
《公司法》第七十四条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股份回购请求权,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了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回购请求权。《证券法》第八十八条、第九十六条规定了上市公司股份被收购达到30%时,法律保护少数股东的强制出售权。《公司法司法解释二》第五条也规定法院判令公司解散时应当注重调解。上述规定体现了尽力避免司法解散公司的要求,但适用范围偏窄。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重大分歧纠纷案件,通过调解,可以由愿意继续经营公司的股东收购不愿意继续经营公司股东的股份,类似于股份强制排除制度;可以由公司回购股东股份,类似于股份回购制度;可以由公司以外第三人收购股东股份。转让股份不能实现的情形下,通过调解,实现公司减资,使得争议股东“套现离场”,其余股东继续经营减资后的公司,也可以使得公司存续;公司分立则使得无法继续合作的股东“分家”,各自经营公司,也使得公司以新的形式存续。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北京三帆律师事务所 | 京ICP备18049200号-1 | 网站建设: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