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范围 NEWS

夏建三律师夏建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商法博士

联系电话

电话:
13911859107传真:

业务范围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和压力
  • 发布日期:2015-12-07     信息来源:未知     浏览次数:1068
    •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国内外舆论关注的焦点,人民币升值的内外压力不断升温。国内外一些主流媒体,政府官员以及著名的经济学家都纷纷加入到人民币汇率的大讨论之中,对人民币是否应当升值众说纷纭.应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以及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不断给我国施压;如何打好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美国为何要求人民币升值和施压的背景

      1、日、美等国政府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自2001年以来,日、美等国政府官员不断要求人民币升值。

      2001年9月6日,《日本经济新闻》发表题为“对人民币升值的期望,中国威胁论的升级”文章,较早提出了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问题。此后,日本官员开始在各种场合下要求人民币升值。例如:2003年2月,日本财政部长盐川正十郎声称“不仅日本的通货紧缩是因为进口了太多的中国廉价商品,整个全球经济不景气也是缘于此。”2003年6月和9月,美国财政部长斯诺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先后表示,希望人民币汇率更有弹性。2003年6月,美国由80多个贸易协会组成的“健全美之联盟”促使政府动用“301”条款迫使人民币升值。2003年7月,欧洲中央银行行长杜伊森·贝赫和欧洲联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也提出了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2003年10月,美国经济与安全检讨委员会发表的报告中提出:“中国违反了它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贸易组织应进的义务,它实际上是在操纵其货币以求获得贸易优势。”2005年4月,纽约州民主党参议院查尔斯·舒默和南卡罗来纳州共和国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发起,提出了《舒默·格雷厄姆修正案》。该修正案要求中国提交人民币汇率,否则,对中国向美国出口的所有商品一律加征27.5%的关税。该修整案4次被推迟表决,但是他们准备继续提交国会。[1]

      2001年8月7日英国《金融时报》上的文章《中国的廉价货币》,2002年10月摩根斯坦首席经济学家罗奇在《中国因素》一文中提出“中国向世界输出通货紧缩“的观点,认为亚洲生产商在当今生产全球化的环境下,已经能够影响世界商品的价格水平,中国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以低价格输出商品,对世界通货紧缩的影响越来越大,是造成全球通货紧缩一个重要原因。[2]

      2.美国经济衰退越来越明显迫使人民币升值。

      A.投资跌入深谷。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2007年度投资为-4.7,消费仅为1.0,而GDP为0.6;

      B.住宅价格急剧下降次贷危机爆发。2007年为-0.29,2005年为9.78。

      C.住宅投资急剧下降2007年为-37.9。而2007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为-3.5。

      D.失业率升高到5.1%。

      美国经济的下滑加深,次贷危机加重,金融信贷紧缩,房价股价下跌,消费减弱,失业率上升,石油价格爆涨,粮食价格上升,通货膨胀加重,美国的宏观调空面对矛盾,为阻止经济下滑,必须降息,从5.25%急降到2%。[3]据2008年5月5日《每日经济时间》报道:截止目前美联储累计削减了325个基点的联邦基准利率。这使中美利差由正转变为负。目前倒挂幅度已经过4%左右。4月份国内通胀相对有所缓和,但仍处于高位,大约在8.1%左右。上述原因和背景是美国等国家迫使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原因之所在。

      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吸引外资,影响市场稳定,具体表现为以下五点:

         第一,将对我国出口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冲击。在国际市场上,我国产品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价格远低于别国同类产品价格。究其原因,一是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二是由于激烈的国内竞争,使得出口企业不惜血本,竞相采用低价销售的策略。人民币一旦升值,为维持同样的人民币价格底线,用外币表示的我国出口产品价格将有所提高,这会削弱其价格竞争力;而要使出口产品的外币价格不变,则势必挤压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这不能不对出口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冲击。
          第二,不利于我国引进境外直接投资。我国是世界上引进境外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目前外资企业在我国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发挥着日益明显的作用,对促进技术进步、增加劳动就业、扩大出口,从而对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后,虽然对已在中国投资的外商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但是对即将前来中国投资的外商会产生不利影响,因为这会使他们的投资成本上升。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会将投资转向其他发展中国家。
           第三,加大国内就业压力。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和境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最终将体现在就业上。因为我国出口产品的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受阻必然会加大就业压力;外资企业则是提供新增就业岗位最多的部门之一,外资增长放缓,会使国内就业形势更为严峻。
           第四,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人民币如果升值,大量境外短期投机资金就会乘机而入,大肆炒作人民币汇率。在中国金融市场发育还很不健全的情况下,这很容易引发金融货币危机。另外,人民币升值会使以美元衡量的银行现有不良资产的实际金额进一步上升,不利于整个银行业的改革和负债结构调整。
           第五,巨额外汇储备将面临缩水的威胁。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高达6591亿美元,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位。充足的外汇储备是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对外开放水平日益提高的重要标志,也是我们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参与对外经济活动的有力保证。然而,一旦人民币升值,巨额外汇储备便面临缩水的威胁。假如人民币兑美元等主要可兑换货币升值10%,则我国的外汇储备便缩水10%。[4]同样,还会出现滞胀压力,经济下滑、金融风险增大、油价粮价上涨、中美利差扩大,宏观调控困难增大等影响。

      三.如何应对和防范人民币升值

      改革现行汇率制度是大势所趋 。由此可见,人民币升值恰似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笔者认为,对人民币升值问题,不能就事论事,应将其放在更为深层的背景上考察。
          1.现行的人民币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是1994年确定的。钉住美元的好处是可以将我国国内价格锚定下来,减少汇率波动的风险,从而促进外贸发展和外资流入,但缺陷是不能对外部经济变化做出灵活反应。现在,国内外经济形势都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特别是美元汇率持续下跌,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如果仍墨守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将很难适应国内外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因此,实行富有弹性的汇率制度,并具此使人民币适度升值便成为我国不可回避的政策选择。
          2.至于人民币升值的负面影响,我们要进行客观分析,并采取必要措施加以化解。比如,适度升值虽然会对出口造成一定冲击,但要看到我国出口产品尤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是很强的,即便人民币升值10%,也不能从根本上动摇这一优势。再说,升值可以促使企业将压力转变为动力,通过挖潜革新来提升竞争力。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在出口结构与我大致相同的东南亚国家的货币纷纷大幅贬值的情况下,我国出口贸易仍然取得了骄人的增长业绩,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又如,适度升值虽然会使我国外汇储备面临缩水威胁,但通过控制储备规模、优化储备币种、调整储备形式等措施,亦可将这一威胁减至最小。[5]

      3.2008年货币政策不能搞从紧收缩,应将继续松紧适中,保持热度,货币贷款增长应控制在16%左右比较适中。

      四.对人民币升值的几点建议

      1.从短期来说,调节人民币的供求是上策,调整人民币的汇率是下策。目前调节人民币供给和需求遇到的困难是人们对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过于强烈所致。如果设法使这种预期减缓,调节人民币的供求即可以缓解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又有利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但是,调整人民币汇率一旦失当,有可能对我国经济产生严重不利的影响。

      2.处理外汇储备增加的问题比处理外汇储备流失的问题更容易。目前,正是我国政府动用外汇储备建立国家战略物质储备的有利时机。这样既可以缓解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又可以获得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可枯竭的自然资源。如果人民币汇率定值过高,造成外汇储备流失,处理起来就困难了。

      3.从长期来说,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的机制比调整人民币汇率更重要。人民币汇率或迟或早要走向市场化,在人民币存在升值压力的情况下,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的机制能够促进这个进程。但是,单纯调整人民币汇率不但面临着很大的风险,而且无助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

      4.即使人民币汇率应该升值,任何的经济计量模型和任何的经验判断都无法准确的确定应该升值多少。因此,我们应该做的事情不是人为地去决定人民币汇率应该是多高,而应该去建立一个有弹性的汇率制度,在政府的管理下让市场去决定人民币汇率应该多高。[6]

      随着我国资本项目对外开放,人民币自由兑换和浮动是一种必然,汇率风险是现实。因此,笔者再次呼吁:加强防范汇率风险意识和防范汇率风险技术教育,已是刻不容缓!首先,加大宣传防范汇率风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要建立健全外汇交易市场,为人们提供规避风险的意识,企业管理者应当增强防范汇率风险的意识,学会运用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的技术。即使人民币有限升值,也不会对我国经济带来严重影响

      人民币汇率再一次考验中华民族的智慧!我坚信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智慧和高度负责的民族,实现多方共赢,不断推动世界经济均衡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

      (2)   汪茂昌《人民币汇率:争论与思考》

      (3)   袁钢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与企业经营对策》

      (4)   周茂清《人民币升值问题讨论》

      (5)   周茂清《人民币升值问题讨论》

      (6)   李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6584号